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

閃光少女 觀後感


今天來分享一下我最近看的一部很特別的電影「閃光少女」(網上可以找到完整影片,為了版權問題就不放出連結了)。

為什麼說這部電影很特別呢?首先,它是少數跟國樂相關的電影 (中國古典音樂在大陸稱其為「民樂」、台灣稱「國樂」、星馬等海外華人稱「華樂」) ,學國樂的人應該對這部電影有特別的感觸;再來,這是少數提及日本 ACG 二次元文化,且還能跟國樂主題無衝突地融合在一起的電影;最後,這是一部有著詭異片名,且宣傳不力的電影。都 2017 年了,居然還犯了這種低級錯誤,比如說片名一看就很 low,看不出來要演啥主題,而且在宣傳上也有不少負面新聞,最後被廣大網友稱為「被埋沒的神片」。

不過,這並不影響這部電影本身的優秀。表面上看,它其實是大陸非常常見的青春校園喜劇,這種片子的成本比較低,也不需要太好的後期特效團隊,再加上演員大多年輕且無名,所以片酬很好談。中國人多,要找啥帥哥美女沒有?中國影視界每年出產滿坑滿谷的爛片,其中青春校園劇最多,因為只要找到顏值高的年輕演員就解決了一半的問題,而呈現給我們這些觀眾的就是 -- 不管劇情怎麼樣,反正顏值是擺在那裡了,不會像美劇還會出現既難看又討人厭的女主角 (對,我就是在說閃電俠影集的女主角,論壇上不知道多少人希望她趕快死一死讓劇組換人)。


「閃光少女」則相當與眾不同,雖然也有校園劇的狗血戀愛橋段,但由於電影的特殊屬性,顏值並不是重點,男女主角甚至還刻意扮醜了。故事發生在一所音樂高中的西樂及國樂部,由於雙方互看不爽,所以常有爭執及打群架的狀況,但校方很明顯地偏袒西樂部,認為他們的音樂才是音樂,國樂則難登大雅之堂。這其實也反應了現代音樂人多崇尚西樂,即使在中國,國樂也有式微的危險,這不光來自音樂人本身的喜好,音樂教育所帶的風向也加劇了此現象的發展。

故事的主線很簡單,就是學揚琴的女主角暗戀學鋼琴的某男神學長,告白失敗後 (喔,其實在劇中她告白了兩次 ...) 決定組一個國樂的樂團去跟男神證明自己及自己的樂器,因為男神不僅不把她放在眼裡,也輕視她的樂器 (男神:「揚琴?那也算樂器?」)。可是,國樂部的人沒人願意加入她的樂團,除了她的男閨蜜,也就是男主角。


最後,女主角只好去找一群學校的邊緣人 -- 很迷二次元的四個女孩,用各種條件利誘她們加入,沒想到意外發現這四人全是高手,而且對於中國歷史及傳統音樂有著異常的信念,相較之下女主角的狗血戀情就顯得敷淺了。在第二次告白失敗之後,這個臨時小團由於理念不同而拆夥,但在某一次朝會的時候因學校打算停招國樂部的學生,且擅自把推廣音樂教育的「少兒普及音樂會」的表演機會讓給西樂部,引發小霾 (見上圖) 的不滿,公開與學校槓上,且男女主角也趁機給西樂部下了戰書,如此演變成中西樂部的全面戰爭,而這就是在網上流傳的中西鬥琴橋段。


非常精彩的一段。由於主要使用的曲子為西樂部帶起來的「大黃蜂飛行」,對國樂部其實並不容易,而且國樂中彈撥樂器的優勢不能顯現出來 (西樂的彈撥絃樂器只有豎琴一個)。影片中的演員除了幾位主角之外,全是真正的科班生,不然要能演成這樣根本不可能。我個人曾學過中國笛,西樂的曲子對我來說多半都很困難,因為轉調及半音太多,影片中的國樂演員都是非常強的高手,特別是嗩吶那位,不僅技巧滿點,更是此次鬥琴勝負的關鍵。

我曾經在一個不太專業的樂隊裡當過很弱的長笛手,我印象很深的是,在我第一次參加團練的時候,指揮就問我是不是學中國笛出身?我問他為何知道,他只說學國樂的人演出來的音樂有一種特別的韻味,是跟西樂很不一樣的,即使使用的是西樂器。我不是很了解指揮話中的涵義,但或許這就是在此片鬥琴裡,最後國樂部能跟上嗩吶,而西樂部抓不到的原因。


最後,中西樂部和解,且西樂部幫助國樂部在音樂會的結尾表演一段非常特別的彩蛋表演,為此片做了完美的收官,而該學校也因國樂部在音樂會中的傑出表現,收到很多學習國樂的新生,這也是導演及編劇最想用此片傳達的東西吧!

說真的,此片算是一種愛國電影,但與 X 狼濫用愛國情懷的方式不同,此片是從音樂文化著手,藉由青春校園故事當作媒介,講述中國音樂幾千年歷史的深厚底蘊,並不比西洋音樂差,也希望國人能更重視中國傳統音樂的傳承。不過美中不足的是,我認為說服力還有點偏弱,西樂的人至今仍多演奏古典西樂的曲目,而片中的國樂曲則很多都偏向中西合併的新派國樂曲,是否對真正的古典國樂還是信心不足呢?但儘管如此,整部電影也是瑕不掩瑜,何況在現今「國樂交響化」的風潮下,凸顯出國樂求新求變的心態也算是正面的加成。

最後再說一次,「閃光少女」是非常優秀且特別的電影,非常建議各位觀看,如果是學過國樂的人,那這部片更是少數你不該錯過的音樂電影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